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8, 2014的博文

真的可以一通百通?

一通百通,从前也只是听说过而已,一直没搞明白过。只知道隔行如隔山,并且亲身体会。你跟别人说电子,别人要么只知道你是修电灯的,要么问你工厂里面的配电箱你会不。从左岸读书转来的这篇文章算是比较系统的解释了一通百通,隔行隔山的道理。总起来说就是,知识,技能,才干是人在一个领域如果要做到专家是必须顺次拥有的能力。而这三者中只有才干才可以迁移,也就是说一通百通。知识与技能不是迁移的难度非常大。比如一个语文老师让他做新闻评论员是比较难的。一个卡车司机,让他开火车,飞机想必也不大可能。但是如果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比如这个语文老师另外又是个作家,或者某一方面有所独到的见地,那么当一个新闻评论员只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卡车司机如果是个经验丰富的司机,那么在他眼里车都是一样的原理,一样的构造。甚至让他当领导都可以。 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将一通百通的道理讲的更加生动。易经中讲大象无形,其中的象想必就是老子口中的道,也就是世间万物所遵循的规律。如果你透彻的研究过这些道理,发现各个领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过在一个行业,或者领域成为专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除了有大量相关的知识,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见解,想法。而这些东西是学不到的,只有自己勤于思考才能悟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停留在隔行如隔山的层次中的原因。 如何修炼成某一领域的高手? Posted: 04 Jun 2014 06:09 AM PDT 知识、技能与才干组成了能力的三核,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修炼成高手? 三核中,知识最容易习得。 往前追溯一百多年,知识分子的能力主要是拼记忆力,那个时候书不多且奇贵。 清朝末年曾国藩买了一套《二十三史》,花了他一百两纹银,这大概是一个七品官员两年半的俸禄。现在网上《二十四史》一千三百人民币,大概是处级干部一周的工资。所以古人盛赞一个人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牛逼不说,这能省多少钱! 到了上个世纪中,书成为大部分人都消费得起的东西。知识的竞争力开始转向阅读量。这时候大伙主要拼阅读量和理解力。书上都是正确答案,你知道得越多,读的文献越多,就越能胜出——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这个阶段的思路。 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上的知识简直不花钱(除了电费网费)。一旦载体便宜,知识总量就开始爆发。 首先,知识本身变得丰富而廉价起来。如果曾国藩活在现代,他也许就会打

钻空子

钻空子,一个不怎么褒义的词。许多人一看到这个词脑海里就浮现出投机倒把,耍小聪明,不正干等等的贬义的词。不过,今天我就要支持这种偏见,亮出这个词褒义的一面。 空子,说的是网的漏洞。钻空子,毫无疑问就是钻的这个空子。"网"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一切规范化的东西。比如,规矩,法律,制度等。空子就是规矩,法律,制度的漏洞。钻空子就不是违反的意思。因为你在钻的过程中,不是去蹭网,把网打破,而是不破坏网的过程中,从网里逃脱。 说这么多钻空子的定义其实就是为了理清钻空子的深层含义。社会中不乏财大气粗的人,可他们是怎么赚到钱的,想必谁都想知道。自己的总结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是在网内安稳的赚大钱的。几乎全部都在钻空子,并且成功。做生意的钻市场的空子,当官的钻法律,纪律的空子,小老百姓钻公司制度的空子。而那些被社会所推崇的方法,比如领薪资,做正经生意,做清官几乎没有一个可以善终的,不是生活在温饱线,就是徘徊在生死线。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反对这个规律,他都实实在在的存在。公司里的老员工有他们"不可告人"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当然是私自违法的,有些则是钻空子,如果这个空子被制度的建设项目者知晓的话肯定会马上封上。所以,不可告人。 如果你作为一个生意人想要做大自己的生意,钻空子是必要的。避税就是钻税法的空子。做别人看不到的生意,也就是创新,这是钻市场的空子。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空子。 空子是制度的补集,而不是制度的反义词。余额宝就是钻了市场的,和银行制度的空子,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同时他也遇到了制度创建者的强力抵制,却不能使用制度来跟他竞争。 制度是人定的,凡是人定的东西必定有bug。即便是自然的定的规律只要时代在变化,就一定会表现出照顾不到的地方。这就是空子存在的地方。钻空子实际上也是补空子。他们的出现,要么自己补上了原本制度没有顾及到的地方。要么提醒了原本制度的创造者去弥补。增加制度的完善性。本人是特别反对违法的,因为那是公然对制度的藐视,是害人害己的。而钻空子是补漏洞的。 制度是好的,但是不与时俱进的制度是坏的。有规矩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