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 2013的博文

如何工作(5):判定结果及如何从结果反推过程的小技巧

写完前4篇觉得差不多了,但疏忽了一个要素。我在文章中强调从使命后先想到结果,然后反推过程,虽说给了理论撑持,但没给办法论。所以这篇就讲讲这些,也算是个补全,别留下什么遗憾。         这篇工具经过一个案例的体例来讲,全篇只用这一个案例把我想说的工具做个表现,但愿如许可以更直白一些,而这个案例可能也会发作在每小我的身上。好了,废话不多说,开端。         案例:假定你如今是一名老板的助理,公司范围较小,但稳步上升。逐步的员工多了起来,这时分你的老板发现开会的时分有必要去弄个特地的会议室了,并且需求一台开会用的投影仪。所以让你去办这件事,买台投影仪回来。 1.    使命与结果的辨别         使命与结果的辨别在第一篇的时分就讲到了,除了断定结果是有价值,可权衡,可交流以外,没有给出其他详细的办法。就以这个案例为例,我们一同做个剖析。         上面的阿谁案例是比拟典型的,可能方式会变,但详细意义差不多。当人听到这个指令的时分,第一设法是“我去买个投影仪”,这也就成了普通人所认定的结果。可这句话倒是个使命,由于结果的主语不成能是“我”,以下表为例,我总结了个小技巧:“语素法”。     主谓宾,定状补,这都是小学的学问。中国人措辞比拟委婉,假如不把它做详细辨别的话有时分还真费事,所以这里就用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体例来停止剖析。比拟之后就能发现原来目的是这么肯定的。 2.    主语是客户         经常听白叟们说人要想做功德,必需得把本人给“忘”了。但不断也不大白是怎样回事,那时剖析到这里的时分我算是大白了,只需主语不是我,那工作就举动当作对了一半。良多人(包罗我)干事的时分有这些缺点,都在强调本人的作用,这也就成了鄙谚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但看到这里的时分我就了解了一个工作,工作是需求这么来做的,只不外刚巧由我来完成罢了,假如是他人也能够完成。如许想今后,我就不会那么自豪了,也不再提什么本人的壮大等工作。         如许的剖析能详细且明白的判别出来到底什么是使命,什么是结果,使命就是我买投影仪,结果则是办公室需求投影仪。一个以我为主语,一个以客户为主语,如许分辨起来就便当多了。可能有人会发问这不是老板让你去买的吗?为什么老板不是客户?这里就触及到一个问题,终究谁是直接客户,谁是间接客户。就好比

如何工作(4):发现需求

前言:         当你问女朋友想吃什么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随便会不会让你比较抓狂?更疯狂的是当你具体说吃什么的时候却又一一否决,此时你恨不得把她给掐死!别急,看完这篇后,我想你会找到可以应对的办法的……         任务是该做什么的意思,从客户角度来讲,则就是需求的意思,而能不能发现需求是一个人能否当老板或是领导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条件。该做点什么其实就是从需要做什么而演变过来的。举个例子来说,你现在感到口渴,所以你要去喝杯水。这里感觉到了口渴就是发现了需求,而去喝杯水则是代表了任务。因此,想要发现任务,就必须找到需求,而需求的发现也是可以追寻一定的逻辑的,我这里所说的不一定全对,但可以当做一个参考。     要说发现需求最好的案例我觉得应该是苹果的乔布斯。乔帮主的手机也号称是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那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而且众所周知,乔布斯是个天才,有独具匠心的慧眼,用高科技的产品来支持;而咱们对比于他,只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屁孩,阅历经验不足,也并非什么高科技的行业,能做的跟他一样“改变世界”吗?我想说,只要有心,再加上悟性,在自身所在的领域里真的可以办到。     消费体验过程:     这个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于以往的盈利模式而言。请看下图:          假设你的老板现在让你去买一台投影仪: 如果你只注重产品:只要买一台好点的投影仪,并且有维护保障即可; 如果是考虑到了客户需求:你会在投影仪的外观与品牌上等问题上做点文章,根据老板的偏好进行选择性购买; 如果是考虑到了附加价值:那么你在同样的选择下会选购那个买了投影仪并赠送你U盘的卖家; 而最后一个注重消费体验过程:你会发现需要的事情就非常多了,买了投影仪后幕布是否需要购买?办公桌与投影面的高度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下盛放的桌子高度?投影仪买回来后的保养该是谁负责?定期的检查时间是多少?擦拭镜头所用的特殊布料也要再买一块;平时不用的时候投影仪该存放在哪里以免尘土过多?等等这样的问题都会随之而来。         同样的案例也有锡恩公司的“九段秘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看看,不再累述。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虽然有可能是小问题,但工作中往往是这些小问题导致大麻烦。而如果你能把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问题给解决掉,那能证明你也有当老板的潜质。而这样看问题的角度需要两种东西来支持:消费

如何工作(3):四维工作法

前两篇文章理清了做事的思路和做事的步骤,并且做了下总结: 行动上:任务+流程+资源=结果 思维上:结果=任务+流程+资源 我把这4个项分别当做一个维度,也就此命名了一种工作方法: 结果(四维)=任务(一维)+流程(二维)+资源(三维)      我用的方法是微软三件宝:excel、word、ppt,感觉还是比较好用的,也推荐一下。这里用个销售工作来做个案例,下图是公司销售人员在销售团单(大客户)时使用的流程: 在这个案例里: 任务:团单的销售 流程:从寻找客户到最后的售后服务,尽量把主要步骤都给囊括进去 资源:制度、方法、工具,一个都不能少,大篇幅的东西写个word或者ppt插入到excel表格内,双击点开就能看到 四维工作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企业要具备学校的职能:         在教育如此扯淡的现实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要有学校的职能,把“废人”变成有价值的员工。通过这样的工作方法,就不会再感到有迷茫的感觉,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等于说是把工作变成像上学的时候一样,一步步教给你该怎么去做题。现在人因为教育的问题,做工作的时候不可能像老手那样直接把工作做的有声有色,这样的表格罗列方式则是把不知道的因素给明确化,在工作和学校学习之间建立一个桥梁。人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那咱就一口一口的吃,从喝奶先开始。并且根据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的成长,通过表格的不断修订也能体现出从喝奶到吃大餐的演变过程。 2.只打地基:         我的建议是把这样的表格做成基础版的,我用自己的实例来说明。就好比这个表格的内容的确定,因为我不是做销售的,也不懂,只能是把销售经理及销售精英组织起来开会讨论,但讨论内容的时候我采取的方式是“只少不多”。里面的每一条内容都得是大家都在用的,确定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才会写上,如果是某个人自己的方法或者是工具,那我则不会写上。这样的意思是防止过程唯一化,为下一步做个铺垫。打个比方来说,我写上的内容只是教你打地基,虽然我知道盖成二层小楼的方法,但不会给你写上。教一个人打地基比教他盖高楼重要,告诉了他盖二层楼很可能就会停滞在那,也想不到6层、15层或者是更高。但地基却没这个困扰,给他无限想象的空间。 3.高楼各有不同:         所有的楼宇都会有地基,但却并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哪怕是有个双子星,也在911

如何工作(2):明确做事的步骤

   上篇文说到做事,行动上体现的是先有任务,再有过程,最后得出结果。而思维上应该是任务完后接着结果,再反推回来寻找过程。可明白这些后还并不能真正理解如何做一个事情。做事上讲究3点,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最后的做成什么样,按上面所说的内容,任务就是做什么,怎么做是过程,最后做成什么样是结果。真正做事的时候很容易卡在怎么做上面,所以这篇文章就详细说说怎么做。        还是回到教育中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部分人都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上过基础的数学课。有没有印象一节课是教大家去算圆形的面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会通过教学大纲上的内容给我们讲解这个圆形的面积到底是怎么来的,然后告诉你这个不用记!之后重点来了,告诉我们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π r2 ,当然,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也会告诉你,再补上一句,这个知道就好,也不用记。再然后告诉你其中π是圆周率,具体是怎么来的应该是在之前就讲过,再告诉你r是半径的意思,r2 就是两个r相乘,而这个知识也是早就知道了。最后再来一道例题,这就ok了。剩下的就是留课后作业,熟悉且背好公式,等到考试的时候考核你到底记住没有。 这里咱们分析一下: 任务=计算圆形的面积; 过程=公式和里面的每个项; 结果=圆形的面积是多少,可是这堂课只教你过程,对于结果只能在具体的例题中才能体现。         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重过程,轻结果,也就导致了“填鸭式”的出现。学生记住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不看重结果,而只看重过程的情况。        按照常理说,看重过程的人应该是个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人,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这个过程根本不是你所想出来的,只是别人教给你的。所有创造过程的思维都被一句“这个不用记”就给省掉了。当你再碰到问题的时候,还是想着别人去教给你过程,可工作的时候基本没有人会教你,也就出现不会做的情况了。        正常的思路应该是如何找出过程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公式是怎么推倒出来的”才是应该学习的重点。可现在环顾四周,再问问自己,还有几个人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里面为什么要有π?甚至有些人连圆周率的得出是用周长除的半径还是直径了都不确定了。上了半天学只是学到了过程,却没学到怎么创造过程。当然,这篇文章咱们不讨论圆形公式和里面的项是怎么来的,只说

如何工作(1):理清做事思维

      天天嚷嚷着移民、做中产,可现实行动不给力,这一切都是白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是有点道理的,只是咱先把自己给兴起来再说。所以就在这里献个丑,写写怎么工作,文章可能略长,那就分个批次,读完有帮助很高兴,没什么帮助的也请海涵。本人干了几年企业管理,对人资和运营还算略懂,工作也是从基层一步步爬到中层往上,就说点个人的见解,权且给各位当个建议。鉴于水平有限,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觉得小儿科的高人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点,讨论欢迎,骂人就免了,这些丑话都先说在前头,免得引起误会。         这里只讲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于心态问题有成功学和励志书,那里鸡血打的比我猛的多,只是自90年代以来从台湾引入的成功学在大陆变了味道,从内心觉醒到外来鸡血让人有种毒品的感觉。我之前也是接触到过,但越来越感觉和国内情况不符,因为中国的教育与其他地区不同,所以可能是好的东西,但到了这里就全变味了。而且更有甚者,拿这个当成了救命良药,让人深恶痛绝。看着一个个员工像吸食了毒品一般的疯狂,然后又突然的颓靡,又痛又怜。所以说工作方法之前,也先把教育问题先阐述一下。教育是工作之本,光靠鸡血可能短时间内会有效果,但要想长久稳定还得先明白根基的东西。人在工作时的问题如果不能和教育联系起来,那就是无根之值,很多事情都找不到头绪,当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后很多事情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首先阐明一点,任务≠结果。按照姜汝祥博士的著作《请给我结果》一书中的表述,做了任务并不代表就有了结果。按照姜汝祥的总结,结果有三个特性:有价值、可量化、可交换。再打个简单的比方,吃饭不叫结果,吃饱了才叫结果;上班了不叫结果,做出来的活能换成工资才叫结果。在做事的时候经常听到“我已经做了”,可是领导并不满意,当批评他的时候他还会显得很委屈。可他确实是错了,“这件事我已经做了”,潜台词就是,我做了,不管做的好不好,反正已经做了,你就不能再说什么了。这和官媒说的“已经展开调查”是如出一辙。         这样错误的思维是中国式的教育所衍生的后果,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导了学生任何问题都是过程唯一化,这与正确思维完全是逆反的现象。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学校只教给你1+1一定等于2,却不教你想要2可以用无数的方法得到。那在学生的眼里,只要做了1+1的过程,那结果一定是2,所以闭着眼睛也

爱钻牛角尖的人

倔强,不听人劝,不开窍等等一系列的形容词都是在讲着一种人――爱钻牛角尖的人。不说这种性格的好坏,单单这种鲜明的性格就是一种个性。我就是这样的人。许多许多的事情我都不喜欢听人劝,有时候脾气大发的时候,我反而会偏偏不按别人的想法去做。别人总说我是爱钻牛角尖的人,强得跟头驴一样。其实,这种人都是在跟自己较真。 有三个月都没有找工作了,现在想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会这么久宅在家里。不过,我还是做到了。这三个月的我,本应该是该安静的很的,然而,我的生活已经不是我个人的生活,而是我跟未婚妻两个人的生活了。想来自己三个月没有工作,家里催着赶紧结婚,连自己都挺佩服女朋友的耐心。虽然,偶尔会时不时的闹一下子。中间我曾经找过n多种理由,然而真实的原因自己真的不知道。当女朋友催我的时候,我还会脾气大发,偏偏不干。自己知道这是不好的,可是心里感觉她是在逼我似的。不管怎样,她依然没有撼动我那坚持不找工作的心。反而,有时候自己却可以慢慢的想开。当别人将自己没有工作这件事情彻底淡忘的时候,自己想起了自己需要找工作这件事情。 不止找工作这件事情如此,因为,我的脾气就是这样子。有时候想过控制自己,让自己尽力冷静下来。不过也就是一会而已。这跟钻牛角尖好像扯不上什么关系。可是我具有所有钻牛角尖的人的所有特点。 钻牛角尖的人会跟自己较真。自己认定的事情极不愿意被别人打扰或者干扰,无论这种打扰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钻牛角尖的人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可理喻,倔强的要死。其实,他们都是对自己很负责,很认真的。自己做的决定自己必须负责。因此,在他们在决定事情的时候很认真,在实行的时候更是相当的严格。因此,在遇到别人的建议的时候,他们总是特别的慎重,甚至抵触。因为别人的建议在他们看来侵犯了他们呵护备至的自我。 人在一个方面非常讲究,非常在意的话,那么肯定有另一个方面是与之相反的,相当邋遢与不讲究的。同样,钻牛角尖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在许多的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邋遢。 或许这样的日子在今天就该结束了。亚男过来,被挤出来了。或许我该到了回到自己的时候了。 不管以往有多么不愿意找工作,但是我还是要生活下去。不会为谁,因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么长时间并不是白活的,至少它让我回顾了以往自己曾经丢失的许多勇气与习惯。我要创业的理想曾几何时是我最大的梦想,有一个自己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