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只讲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于心态问题有成功学和励志书,那里鸡血打的比我猛的多,只是自90年代以来从台湾引入的成功学在大陆变了味道,从内心觉醒到外来鸡血让人有种毒品的感觉。我之前也是接触到过,但越来越感觉和国内情况不符,因为中国的教育与其他地区不同,所以可能是好的东西,但到了这里就全变味了。而且更有甚者,拿这个当成了救命良药,让人深恶痛绝。看着一个个员工像吸食了毒品一般的疯狂,然后又突然的颓靡,又痛又怜。所以说工作方法之前,也先把教育问题先阐述一下。教育是工作之本,光靠鸡血可能短时间内会有效果,但要想长久稳定还得先明白根基的东西。人在工作时的问题如果不能和教育联系起来,那就是无根之值,很多事情都找不到头绪,当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后很多事情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首先阐明一点,任务≠结果。按照姜汝祥博士的著作《请给我结果》一书中的表述,做了任务并不代表就有了结果。按照姜汝祥的总结,结果有三个特性:有价值、可量化、可交换。再打个简单的比方,吃饭不叫结果,吃饱了才叫结果;上班了不叫结果,做出来的活能换成工资才叫结果。在做事的时候经常听到“我已经做了”,可是领导并不满意,当批评他的时候他还会显得很委屈。可他确实是错了,“这件事我已经做了”,潜台词就是,我做了,不管做的好不好,反正已经做了,你就不能再说什么了。这和官媒说的“已经展开调查”是如出一辙。
这样错误的思维是中国式的教育所衍生的后果,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导了学生任何问题都是过程唯一化,这与正确思维完全是逆反的现象。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学校只教给你1+1一定等于2,却不教你想要2可以用无数的方法得到。那在学生的眼里,只要做了1+1的过程,那结果一定是2,所以闭着眼睛也知道结果是正确的。可现实的工作可不是做数学题这么简单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夹杂在里面,1+1的这个过程也就不再唯一,从而导致结果也在发生着改变。换句话说,学校里教的是做任务时过程唯一,也就一定有正确的结果,但实际生活工作中,因为过程因素的不确定,所以做了原先交给你的任务并不一定会得到实际需要的结果。
等这样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后,就完全变成了“废人”。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听到很多人在抱怨: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我没学过,所以不会做。在学校里强调过程,因为考的知识都是学校学过的,没学过的基本不考,所以你学到的只是各个学科所教的固定知识,就算会举一反三,在社会庞大的知识库面前也是杯水车薪。而正常的教育所教授的应该是千方百计寻找结果的思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奥数比赛中中国学生往往能得金牌,但在科学创造上却是寥寥无几。在教育部来看,国内教育的做法并没什么错,因为只有告知过程才能有结果,但他们恰恰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1.学校学习到的东西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相比远远小于1%;
2.先有过程才有结果是行动上的体现,思维中的体现则是先有结果再反推寻找过程。
阿普顿是普林斯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安排在爱迪生身边工作,他对依靠自学而没有文凭的爱迪生很不以为然,常常露出一种讥讽的神态.可是,一件小事却使他对爱迪生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一次,爱迪生要阿普顿算出梨形玻璃泡的容积,阿普顿点点头,想:这么简单的事一会儿就行了.只见他拿来梨形玻璃泡,用尺上下量了几遍,再按照式样在纸上画好草图,列出了一道算式,算来算去,算得满头大汗仍没算出来.一连换了几十个公式,还是没结果,阿普顿急得满脸通红,狼狈不堪.爱迪生在实验室等了很久,不见结果,觉得奇怪,便走到阿普顿的工作间,看到几张白纸上密密麻麻的算式,便笑笑说:“您这样计算太浪费时间了。”只见爱迪生拿来一些水,将水倒进玻璃泡内,交给阿普顿说:“再找个量筒来就知道答案了.”阿普顿茅塞顿开,终于对爱迪生敬服,最后成为爱迪生事业上的好助手。
结果的作用是给予我们方向,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能够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从现在开始,你的工作,你的思维一定要先想到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而这个结果,在我们人类史的进化当中,就体现成了目标的作用,我们经常说目标的重要性,却忘记了结果和目标是同义词,有同等的作用。
人类之所以发明了计算机,是因为人类觉得原始计算方式太繁琐,想找个轻松一点方式,所以才想到了要造一个可以代替手工计算的机器,之后就发明了计算机;而不是因为有了铁,有了塑料,有了电路板,有了cpu才有了计算机。
人类之所以想到要吃米饭,是因为游牧式的生活太过漂泊、困苦,围捕野兽危险性比较大,所以才想到要有个可以不用危险性劳动的方式就可以填报肚子,之后就发明了耕种;而不是因为人类发现了耕种的方法,发现了可以耕种的土地,发现了种子,才想到要去耕种,学会定居生活。
爱迪生之所以发明了电灯,是因为他觉得晚上光靠蜡烛满足不了人们对光明的需求,所以想到要有个东西来代替蜡烛,并且产生更明亮的效果,之后就发明了电灯;而不是因为他发现了有电,发现了可以用的灯丝,发现了玻璃才发明了电灯。
人们每做一个事情,人类每一次的进步,都和结果或者是目标分不开的,所以做事、做工作时也是一样,首先看到的是任务,紧跟着下来的则不应该是什么固定的解题过程,而是先想到结果,再然后返回来寻找这个解题的过程。这个也是一个正确的做事思维,只不过在学校的时候把咱们培育成了只学习过程的人,却忽略了要先明确目标或者结果这一环节。当一些事情中的过程是我们之前学到的或做过的(经验),只是说明能快速做出那个结果而已,但并不代表过程就是唯一的。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用已知的常规过程是达不到结果的,所以就要换其他的过程来解决,而不是说一句:我没做过,我不会,然后就放在那里了。这种先有过程才有结果的思维也是阻碍很多人发展的屏障,正是因为大部分人不明白这点,所以才会碌碌无为。一个灵活的人会运用自己周围所有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达成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结果,而这么做的人往往被称作天才,或者是有能力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明确的知道做事的方式不是学校中教的那些,而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因此大部分的企业家并不是什么高学历、高知识型人才,而是那些没上过几年学,甚至小学还没毕业就出来闯荡的人。他们没有过多的接受过学校的教育,脑子里永远都是最本性的“我想要达到这个结果”,然后再去寻找“能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相反,上了很多年学的我们却在一条条地背着过程,忽略了结果才是第一重要的,总是在用有限的已知过程制约着我们的前进,所以一直是在止步不前。
归根结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1+1永远等于2,但等于2的方法永远不可能只是1+1,做了任务并不一定得到结果,但结果是可以明确的,从结果出发去寻找过程;过程是可以变化的,不要用过程制约结果。
今天写了工作中应该有的做事思维,下篇写本人在这种思维基础上建立的工作方法,拿上家单位亲自测试过,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效率普遍提升50%,可放心使用。推荐工作时间较短(两年以内)的朋友看下姜汝祥的《请给我结果》,收获还是很大的。
后记:
当时想明白这些的时候背后一阵冷汗。想想以后我的孩子也要接受这种教育就不仅感到惊慌,真是想除了体育课以外都不想让孩子上学了。但又转念一想,上学也不光是学习,还要锻炼社交,交上三两好友,就踏实了一半。又想到虽然这种教育很扯淡,但还有很多能人涌现,儿孙自有儿孙福,做好父母该做的事,只要平时疏导得当,也能让孩子早点明白反例是个什么东西,剩下的就由他去吧。
已经找不到原作者了,本文系转载。
对于梦想,我不放弃,不妥协!
评论
发表评论
元芳你怎么看